白银市档案馆“十四五”档案利用成效显著
“十四五”以来,白银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国家、省、市“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为抓手,积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全面推进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是依法依规推进档案开放鉴定。成立了档案开放鉴定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档案鉴定制度,建立工作专班,依规依法开展开放鉴定审核,共鉴定开放新中国成立前档案6413卷、新中国成立后档案1760件。
二是多措并举提升查阅服务水平。创建良好服务环境,提供多种查档形式,推行查档服务“三个零”制度,全力做好日常档案查阅服务工作,累计接待查档群众1153人次。增强民生服务能力,编制民生人事档案姓名专题目录数据库,收录相关人员姓名目录1万余条。提升共享服务水平,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原则,先后接入全国档案查询利用平台、甘肃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加入黄河流域城市档案馆跨馆利用协作机制,多渠道构建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查阅服务62人次。
三是形式多样推进档案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围绕白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主题,采取独立和联合等形式,完成《民国时期红水县景泰县档案史料选编》、《甘肃馆藏祁连山与黄河历史生态环境档案调查与叙录(黄河干流卷)》、《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档案数据集萃》等多种书籍的印刷出版。大力推进学术建设,通过组织学术征文、刊发文章、开展“兰台讲堂”、拍摄专题片等形式,不断推进档案学术建设,推荐3篇论文获省级表彰,刊发各类文章3篇,举行“兰台讲堂”36次,拍摄档案专题片2部。精心组织档案展览,举办了“档案里的红色白银”等2个主题展览,为开展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提供生动教材,累计接待参观展览2300余人。